默认工作流参数
checkpoint加载器
这个节点没什么好解释的,就是加载一个checkpoint模型,分别输出unet模型、clip模型和vae模型,3者之间的关系和作用,可以查看传送门:通俗原理解释,一文读懂CLIP、Diffusion Models与VAE
CLIP文本编码
本节点用于接收clip模型,将输入的提示词通过clip模型编码,将编码后的向量作为采样条件传给采样器。
空Lagent图像
本节点输出一个空白画布到潜空间,其中的参数宽高规定了画布的大小,通常情况画布宽高不可超过对应模型训练数据集的宽高。批次大小,规定了一次画多少张图。
vae解码和保持图像节点
这两个节点也没多少好讲的,vae解码负责把潜空间的图像解码成像素空间图像,保存图像用于保存到本地目录+预览功能,如果不需要保存也可以替换为预览图像节点。
K采样器参数
种子(seed)
种子是一个随机高斯噪声(noise),之前在原理中曾提到过,一张图像是如何生成的,而种子决定了初始的噪声分布情况,在各项参数一致时,相同的种子具有同样的初始噪声。也就是同样的参数,使用相同的种子,可以生成相同的结果。
在ai生图中有一个名词叫做抽卡,既不断的使用随机种子,产生随机的高斯噪声分布,获得不同的结果。抽取的结果样本越多,就越有概率得到自己预期的生成结果。
生成后控制
主要作用是每次生成对种子的控制方式,分别是:
fixed(固定)固定种子;
increment(增加)在当前种子值的基础上+1;
decrement(减少)在当前种子值的基础上-1;
和randomize(随机),产生一个随机种子。
步数(steps)
规定采样器去噪步数,步数越多图像质量越高,但也不是越高越好,随着现在采样器的优化。通常情况20-30步就能得到非常棒的效果,至多不超过50步,对于绝大部分采集器更多的步数并不会得到更好的结果。这与采样器有关系,在稍后了解采样器后,会有一个更清楚的认知。
降噪(denoise)
这个参数可以理解为降噪/去噪程度,值是0-1,可以精确到小数点后2位;0代表0%,1代表100%。一般情况下使用空latent(空白画布)得到成品,都需要设置为1,若是比1小的值,代表噪声无法去除干净,不过这个值也有例外,在以后会接触到。
CFG
全称Classifier-Free Guidance(无分类器引导),通常情况sd系列模型,设置值为6-9,部分模型不完全依赖CFG,设置为1即可,这在后续遇到会注明。
关于CFG的论文(多语言版)下载:https://pan.quark.cn/s/b20184bdbee6
采样器(sampler)与调度器(Scheduler)
采样器(Samplers)和调度器(Schedulers)共同决定了AI模型,如何一步步地将“随机噪声”转换成你想要的图像。
采样器的本质是算法,它计算在去噪过程的每一个步骤中,如何根据当前带有噪声的图像、你的文字提示(结合CFG)、以及AI模型的知识,来预测并移除多少噪声(或者说,预测更清晰的图像应该是什么样子)。它负责执行具体的数学计算。
调度器定义了在扩散过程中每一步应该去除多少噪声(噪声调度表)。它告诉采样器:在当前的步骤 n(总步数为N),你应该期望图像中的噪声水平是多高(或者说,你应该预测多“干净”的图像)。它管理着整个去噪过程的节奏和步长序列。
常用的采样器特性
euler 速度快 10步就能得到比较好的结果,推荐20-50步
euler_ancestral 速度快,变化多
dpm_2 质量较好 速度慢 20步能出较好的结果,推荐30-50步
dpmpp_2m 速度快 质量好
dpmpp_2m_sde 速度快,质量好,变化多
uni_pc_bh2 较少的步数 >=10步就能得到非常高质量的图像;
dpm_adaptive 自适应步数,需要设置2或以上
常用的采样器与调度器组合
euler /euler a + simple / karras / bate /normal
dmpp 2M / dmpp 2M SED + Karras
评论(0)